湖南大學王兆龍教授受邀出席2023年TCT亞洲展同期會議——科技講臺,將于9月12日與大家相聚國家會展中心4.1館。屆時,王教授將結合自身從事科學研究的切身體會,與現(xiàn)場觀眾分享他在微納增材制造、低碳技術以及仿生功能器件微納加工技術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享團隊解決相關問題的經(jīng)驗與成果。 聆聽大咖之聲共享學術盛宴 掃碼預約,免費獲取現(xiàn)場席位 當前二氧化碳的超額排放極大地加劇了環(huán)境的惡化,且不利于可持續(xù)發(fā)展。“雙碳”構想成為我國的國家戰(zhàn)略,指出了我國能源利用的未來發(fā)展方向。低/零/負碳技術目前在工作原理、功能、材料、結構、加工技術、器件、裝備、大規(guī)模應用等諸多領域亟需取得重大突破以支持國家“雙碳”戰(zhàn)略。然而,當前的工程熱物理領域的科學研究客觀上存在基礎研究與實際應用之間的脫節(jié),而功能器件作為兩者之間的橋梁,具有連接基礎科研與“雙碳”應用至關重要的作用。
王兆龍教授致力于通過“功能器件”研究連接并推動基礎科研與“雙碳”應用交叉發(fā)展。本次報告立足基于微納3D打印技術的太陽能高效利用及高效氫能制取等的共同微流控技術和功能器件需求,探究低碳功能器件中的共性理論、仿生結構設計及其微納加工方法,探討低碳技術領域實現(xiàn)基礎研究向典型功能器件拓展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提前了解會議內容
演講主題
《低碳功能器件及其微納加工技術》
演講摘要
1. 雙碳戰(zhàn)略背景 2. 低碳技術及其功能器件 3. 仿生功能器件微納加工技術 4. 微流控理論及器件應用
嘉賓簡介
王兆龍,湖南大學副教授,博導,湖南省優(yōu)秀青年基金獲得者,湖南大學低碳技術與裝備交叉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傳熱傳質分會青年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協(xié)會極端制造分會委員,擔任Int. J. Extrem. Manufact. (IF: 10.036)編委及湖南大學學報青年編委。曾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學、洛桑聯(lián)邦理工學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及佐治亞理工學院從事科研工作。主要從事低碳功能器件、納米光子學、微納尺度導熱及面投影微立體光刻技術相關研究。
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在PNASNEXUS、Small、ACS Appl. Mater.Interf.、Mater. Today Phy.、Int.J. Extrem. Manuf.等國內外同行認可的高水平期刊發(fā)表相關研究論文40余篇,其中影響因子大于10的21篇,ESI高被引論文1篇,授權發(fā)明專利13項。指導學生獲得2021年第七屆湖南省“互聯(lián)網(w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三等獎等。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湖南省優(yōu)秀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國際合作項目及廣東省重點研發(fā)計劃在內的十余項重大基金。 |
你可能喜歡
立即預約,免費入場 | 2025 TCT亞洲展預約
展會預告 | 正向增材邀您共赴2024TCT亞洲展
誠邀您參與2024年TCT亞洲3D打印展會,與3D
展會預告|速維科技CreatBot將攜多款新品亮
推薦課程
神奇的3D打印
SLA3D打印工藝全套培訓課程 - 軟件篇
3D打印月球燈視頻教程 包括完整貼圖建模流
nTopology從入門到精通全流程系統(tǒng)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