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厄姆頓大學的柯長宏教授最近獲得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開始了一項令人興奮的研究,旨在探索將納米管融入3D打印金屬中的潛力。這項研究有望帶來3D打印金屬性能的重大提升。
當工程師設計金屬機械系統(tǒng)時,最大的難題之一就是氧化。氧化會導致金屬生銹,從而影響設備的效率和壽命。盡管3D打印技術在航空航天、船舶和汽車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但3D打印的金屬在腐蝕環(huán)境中卻容易出現(xiàn)問題,因為它們比傳統(tǒng)制造的金屬更容易產生孔隙。
柯教授的研究核心是一個有趣的假設:如果金屬通過氧化能夠變得更強,那會怎樣?他正在研究將納米管融入3D打印鋁中的可能性,希望利用氮化硼(一種常用于化妝品和鉛筆芯的化合物)的微觀結構,使材料在腐蝕環(huán)境中自我增強。
柯教授說:“氧化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們嘗試利用它,將其轉變?yōu)橐环N新的強化機制,使材料變得更堅固?!彼南敕ㄊ?,通過設計金屬材料包含特定的孔隙,甚至故意引入更易氧化的結構,可以使這些材料在腐蝕環(huán)境中受益,而不是受損。
為了研究氧化如何改變納米管與金屬的結合,柯教授的團隊計劃使用力傳感器,在高分辨率掃描電子顯微鏡下,從氧化的金屬中拉出單個納米管,實時觀察這個過程。
“我們將其設計成類似三明治的結構,”柯教授打了個比方,“就像熱狗一樣,納米管是熱狗腸,金屬是面包。”
除了微觀層面的研究,團隊還將在宏觀尺度上測試這種新材料,觀察氧化對納米管增強金屬的硬度、強度和韌性的影響。伊利諾伊大學的合作伙伴將通過計算模型來驗證柯教授的實驗結果。
柯教授表示:“我們希望這項研究能為科學界提供新的視角,讓大家在未來的材料設計中重新思考金屬氧化的作用。”他相信,這項研究可能會改變3D打印金屬材料的研究方向,并在不同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甚至可能提升美國制造業(yè)的競爭力。
通過這項研究,柯教授的團隊致力于將氧化這一傳統(tǒng)的金屬弱點,轉化為增強材料性能的新機會,為3D打印技術的未來發(fā)展開辟新道路。
|
|
你可能喜歡
T-code:3D打印下一代編程語言,G代碼的升
南方科技大學開發(fā)高性能MRC-SMP材料 推進DL
硅膠3D打印的最新進展
創(chuàng)想三維K2 Plus測評:完美進化,值得稱贊
推薦課程
神奇的3D打印
SLA3D打印工藝全套培訓課程 - 軟件篇
3D打印月球燈視頻教程 包括完整貼圖建模流
nTopology從入門到精通全流程系統(tǒng)課程